新闻背景:
0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地震过后,伤亡人数逐步上升,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造成垃圾遍地、污水流溢。26日一场强烈余震过后,首都加德满都等地纷纷出现“帐篷城”,居民或是无家可归,或是因害怕再次发生余震而选择露宿街头。
大灾之后防大疫
据媒体报道,尼泊尔震后救援工作日趋紧张,援助机构也开始警告要防范疫病传播,世界多国与国际组织救援队伍陆续带物资与设备抵达救灾。当地医院已开始不胜负荷,甚或要在帐篷内动手术。联合国官员警告,当地恐怕将爆发传染病疫情。
“大灾之后防大疫”,地震期间,供水系统中断,饮水水源可能因垃圾、尸体、化学毒物等受到污染。因此,地震灾后应特别注意虫媒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工作。由于灾区饮水和饮食卫生无法得到保证,肠道传染病历来是大灾过后的最常见传染病,包括痢疾、戊肝等。
尼泊尔是戊肝高度流行国家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尼泊尔是戊肝高度流行国家,常年有散发戊肝病例存在,此次受地震影响最大的城市为加德满都和博克拉,在地震前均为戊肝的流行地区。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所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临床上表现为急性黄疸。戊型肝炎的高危人群包括青壮年、老年人、孕妇等。戊型肝炎是一种粪-口传播及水源性传播疾病,戊型肝炎流行地区集中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戊肝是尼泊尔青壮年人群中导致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既往尼泊尔曾发生过多次戊肝暴发,最早的报道可以追溯到1973年,规模比较大的戊肝暴发分别发生在1973年,1981年,1987年,1995年,2009年和2014年,而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病人数超过万人;2014年尼泊尔暴发戊肝,短短2个月内就导致13人死亡。大部分戊肝疫情都发生于首都加德满都所在的加德满都河谷及周边地区,暴发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由于供水设施破坏,导致饮用水被污染所致;暴发集中的时间为每年的雨季(4月-9月)。
据联合国报告,尼泊尔已有越来越多灾民出现腹泻症状,且很可能会爆发麻疹疫情,但疫苗供应紧缺。中国政府医疗防疫队已于4月29日从昆明出发,奔赴尼泊尔开展灾后医疗防疫救援。在尼泊尔工作期间,医疗防疫队将主要承担传染病风险评估、卫生防疫防控方案制定、医务人员培训、环境消杀等工作,同时兼顾医疗救治。提醒在灾区一线奋斗的救援人员,积极做好自身的传染病防护。
怎样控制戊肝传播
预防戊肝的关键是要养成清洁卫生的生活习惯,从社会管理方面来说还需遵循以下的原则:
1.加强粪便和饮用水的管理。
2.已经得了急性戊肝的病人应隔离3周,病人用过的衣物、床单、日常用品可用环氧乙烷消毒。
3.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生产和经营食品的人员应定期检查身体,有病毒性肝炎者应立即停止工作。
4.还应在个人卫生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做到: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尽可能地不吃生食,不饮生水。生食蔬菜水果一定要认真冲洗干净,尽量不在卫生条件不好的餐饮点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