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房颤患者抗凝治疗 预防卒中再次发生

2016-04-27

   “中国卒中中心联盟-缺血性卒中伴房颤抗凝医疗质量改进项目(CSCA-SWIFT)”启动会日前在重庆召开。该项目旨在推进中国缺血性卒中伴房颤的诊断和抗凝治疗水平的提高,提升国内卒中患者的房颤检出率,持续改善中国缺血性卒中合并房颤患者出院二级预防的抗凝治疗比例,减少卒中再发。


  目前,卒中已成为中国首位死亡原因。脑卒中的每年发病数在未来20年内将会由目前的200余万上升到550余万,给医疗卫生系统和患者家庭都带来沉重负担。


  中国卒中学会常务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授王拥军介绍说,心房颤动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心源性卒中的重要病因。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卒中复发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当前中国缺血性卒中合并房颤患者二级预防抗凝现状不容乐观。从目前中国卒中学会的医疗质控数据发现,合并房颤的卒中患者抗凝治疗率这项医疗指标始终徘徊在较低的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大多数房颤患者未能接受到有效的、规范化的抗凝治疗,也未能接受到持续的院外抗凝管理,因此大大增加了房颤患者卒中再发的风险。


  对此现状,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项目发起人和负责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董强表示,为了改变目前中国卒中患者房颤诊断率低和抗凝率低的现状,中国卒中学会依托现有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平台,开展CSCA-SWIFT项目,通过创新学术平台,提供多种形式的医生教育和患者教育活动,并对医疗质量改善持续跟踪和评价。希望能够通过3-5年的时间,把卒中患者中的房颤识别率提高到20%,已经诊断房颤的患者抗凝率提高到50%,这样中国的卒中医疗质量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为了改变当前中国缺血性卒中合并房颤诊断率和二级预防抗凝率低下的现状,“中国卒中中心联盟-缺血性卒中伴房颤抗凝医疗质量改进项目(CSCA-SWIFT)”应运而生。据中国卒中学会秘书长,中国卒中中心联盟负责人张茁介绍,此次“中国卒中中心联盟-缺血性卒中伴房颤抗凝医疗质量改进项目”计划综合建立区域辐射式的卒中中心联盟体系,2016年首批招募全国32家主要联盟医院参与。项目为参与单位提供学术交流、技术培训,患者教育等多项教育资源,促进各单位缺血性卒中合并房颤抗凝水平的整体提升和医疗质量的持续改善。直至2018年,预计将建立100家房颤卒中诊疗规范中心,让较完善的抗凝模式向全国范围推广,扩大房颤诊断试点中心,更好地服务大众。


阅读4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