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及浙江等南方地区。登革热的流行季节主要在5-11月。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经3-15天的潜伏期便可能发病。
如果过去2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或自己生活与活动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当出现突起发热(有时可达39°C),同时伴有以下症状之一——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常伴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时,应考虑自己有感染登革热的可能。此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并主动向大夫说明自己可能得了登革热,以尽快得到诊治。并采取防蚊隔离,防止进一步扩散。
预防措施
1、穿长袖衣裤,尽量选择浅色,外出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避免被蚊虫叮咬。
2、安装纱门、纱窗,出门前可以在酒店房间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等。注意,哪怕是高档酒店,也要注意室内灭蚊。
3、如果在登革热流行地区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需要及时就诊并主动说明登革热可能。返回本地后,如果2周内出现发热,要及时就诊并说明外出史,为了不将疾病传播给家人,请配合当地卫生部门,住院隔离治疗。
如何消除伊蚊?
1、翻盆倒罐,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
2、保持住家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洁,清除各种卫生死角和垃圾。
3、人、畜饮用水容器或其他有用积水容器5-7天彻底换水一次。
4、家中减少种养水生植物,已种养的容器5-7天彻底换水一次。
5、住家及周围景观水体,可放养观赏鱼或本地种类食蚊鱼。
6、轮胎整齐存于室内或避雨场所,堆室外用防雨布严密遮盖,户外废弃轮胎打孔,难以清除积水轮胎双硫磷灭幼蚊。
7、住家周围外环境植被可用敏感公共卫生杀虫剂灭伊蚊成蚊。
更多健康知识欢迎找客服了解,夏季到来,注意一起防范登革热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