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习惯晚餐吃太晚、喜欢吃夜宵、晚餐不规律,对身体的伤害不止一点点。
1. 不知不觉变胖
晚餐食用过迟过饱,加之夜间运动量少,会导致人体消化吸收不完全,代谢产生能量过多,从而增加患肥胖症和糖尿病的风险。
2. 血压可能变高
2019年刊发在《循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晚上8点以后吃得较多的人,舒张压会升高。研究者提醒,晚餐需要早点吃,且在全天摄入食物热量中所占的比例应减少,这样才能降低心脏病发生风险。
3. 容易影响睡眠
晚餐吃太晚或者习惯吃夜宵的人,往往有晚睡的习惯,晚睡对身体健康无益。此外,如果刚吃完就睡觉,肠胃被迫“加班”,会影响睡眠质量。
4. 心情容易不好
经常不按时吃晚饭,难免会产生饥饿感,容易导致心情的不愉悦。这样的状态持续时间久了,会出现体力不支以及精神无法振作等问题。
5. 肠胃会不舒服
一些人习惯在晚上9点、10点才吃饭,吃过饭后马上休息。这会导致食物在身体内消化得不够充分,容易得胃炎、溃疡病这样的疾病。
6. 血糖可能不好
一顿适时、适量且营养均衡的晚餐,除了能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还可以支持夜间细胞修复与激素调节,同时也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无论是过早还是过晚进食,都会打破营养吸收的平衡,长期如此,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就可能会出现异常,从而提升糖尿病的患病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