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会“代代相传”吗?——给家人的一份科普指南

2025-09-03

最近,一位知名演员在访谈中谈到父母先后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引发许多人对“这种病会不会遗传”的担忧。下面为您梳理几个关键问题,帮助家人科学认识、及早应对。

健康提醒.png


一、阿尔茨海默病会不会遗传?


答案是:有遗传可能,但不是“代代必传”。


阿尔茨海默病大致分为两类


1.家族性(FAD)


属于罕见类型,仅占全部病例的约5%。如果父母患病,子女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较高。


2.散发性(SAD)


占绝大多数。父母患病时,子女的发病风险会比普通人高2~4倍,但并不像家族性那样“代代必传”。换句话说,散发性病例更像是“家族聚集倾向”,而非严格意义上的遗传病。

0 (9).jpg


二、最大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年龄。


数据显示,65岁以上人群,年龄每增加5~10岁,发病率几乎翻倍。如果同时携带某些危险基因,这一风险还会进一步放大。

长沙山水体检中心 (3).jpg


三、家人出现哪些信号要警惕?


别把“老糊涂”当成自然衰老。当老人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记忆力持续减退,影响日常生活;


•反复询问同一问题或重复同一行为;


•找不到常用物品、迷路、无法完成熟悉的任务;


•性格或情绪明显改变。


四、发现苗头怎么办?


1.早识别:记录症状变化,拍摄视频或写下时间线,方便医生评估。


2.早就医:到神经内科或记忆门诊做系统检查,包括认知测评、血液化验、影像检查等。


3.早干预: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与非药物结合的综合管理,如认知训练、规律运动、健康饮食、社交活动等,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


五、家人该如何自保?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控制“三高”、戒烟限酒、保证睡眠。


•坚持锻炼: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太极。


•多用脑:阅读、下棋、学习新技能,给大脑“做体操”。


•常社交: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参加社区活动。


•定期体检:尤其关注血压、血糖、血脂和认知筛查。

长沙山水体检中心 (1).jpg


记住:阿尔茨海默病并非“命中注定”。及早行动,就能为家人和自己争取更多健康时光。

阅读0
分享